千年上巳遇歌海 

五色糯香醉壮乡

春日好时光

 

中/华/传/统/节/日

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”——杜甫《丽人行》

三月三,这个镌刻在农历里的古老节日,正以双重面孔惊艳时光——一面是曲水流觞的雅集,一面是山歌震天的欢腾。今日,请随“李校来啦”一同翻开这场镌刻在农历里的浪漫史诗,聆听这场横跨千年的文明二重奏。

 

 

 
 

壹.

 
 

SPRING

古风溯洄:曲水边的春日诗宴

March 3rd Festival

 

三月初三,古称“上巳节”,始于周代祓禊之礼:

▪ 祓禊净心:古时兰汤沐手祛秽,今日勤学涤荡愚蒙。

▪ 曲水流觞:王羲之兰亭写下千古绝唱,今成汉服同袍的诗词雅集。

▪ 五色糯香:从《齐民要术》的农耕智慧,到现代食品科学的草木染色法。

 

 

 

 
 

贰.

 
 

SPRING

壮乡欢歌:三月三的广西密码

March 3rd Festival

 

与汉族不同,对广西1700万壮、瑶、侗等民族而言,三月三是比春节更炽热的“文化DNA”

五色糯饭·草木染就的史诗

枫叶(黑)、黄姜(黄)、紫蓝草(紫)、红蓝草(红)与糯米共舞,制成《本草纲目》认证的养生贡品,壮语称“糇那”,暗含“以食通神”的古老信仰。

 

三月三

春风吹 万物生

千山回响·歌圩定情

“如今广西成歌海,都是三姐亲口传”——刘三姐的山歌智慧在此延续:

江畔对歌:青年以歌择偶,歌词即兴创作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“人类非遗”。

铜鼓震天:花山岩画中的千年铜鼓图腾,声波频率可驱虫,媲美超声波科技。

 

竹竿舞·春耕协奏曲

“哒哒—哒哒—”竹竿敲击如雨点,舞步轻盈似插秧,侗谚“竹响三声,害虫不生”,将农耕智慧融入律动。

 
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

叁.

 
 

English Corner

李校英语角

March 3rd Festival

 

1. 核心词汇(Key Words)

三月三(上巳节):March 3rd Festival / Shangsi Festival

五色糯米饭:Five-color Glutinous Rice

歌圩:Song fair

非物质文化遗产: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

绣球:Embroidered Ball

 

2. 实用句子(Useful Sentences)

①March 3rd is not only a traditional Han festival but also the grandest ethnic celebration in Guangxi.

(三月三不仅是汉族传统节日,更是广西最盛大的民族庆典。——not only...but also句式)

②The Zhuang's antiphonal singing reflects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.

(壮族对歌文化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。——宾语从句+学术词汇)

③The March 3rd celebratio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eserving ethnic traditions.

(三月三的庆祝活动在传承民族传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——适用于文化保护类作文)

 

3. 翻译练习(Translation)

①中文:壮族三月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英文:The Zhuang March 3rd Festival has been listed a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.

(被动语态 / 专有名词)

②中文:五色糯米饭被视为壮乡的文化象征。

英文:Five-color glutinous rice is regarded as a cultural symbol of the Zhuang people.

(被动语态+名词性表语,阅读高频结构)

③中文:政府采取措施保护三月三的非遗文化。

英文: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of March 3rd.

(现在完成时+不定式作目的状语,阅读高频结构)

 

从先秦的“曲水流觞”到今日的“云端歌圩”,三月三跨越时空,见证着中华文化的韧性与创造力。点击关注,跟着李校一起,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好声音让古老智慧与当代青春在此共振

 

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图表、标志、标识、广告、商标、商号、域名、软件、程序等,除特别标明外,仅用于宣传即邀约,不构成任何合同约定,同时我司对宣传资料保留修改的权利,敬请留意最新资料。

本文制作时间2025年3月,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明其身份要求本公司停止使用该素材,我司将立即删除。我司保有最终解释权。